機械零件加工廠進行零件加工時要注意的事
大家應該都了解機械零件加工廠家進行機械零部件加工的時候,工件太高時應分層用不同長度的刀開粗,使用大刀進行開粗后,應再用小刀把余料清除掉。應用平底刀加工平面,球刀少用,以便減少加工時間;如果有斜度,并且是整數的話,應用斜度刀加工。
同時合理設置公差,使得加工精度與電腦計算時間之間相互平衡,多做工序,減少空刀時間;毛坯材料硬度高,選擇逆銑;毛坯材料硬度低,選擇順銑。粗加工逆銑,精加工順銑;刀具材料韌性好、硬度低適應粗加工,刀具材料韌性差、硬度高適應精加工。
機械加工廠數控機床加工上被加工零件的裝夾方法也要合理的選擇定位基準和夾緊方案,在進行精基準選擇時,一般要遵循“基準統一”和“基準重合”這兩個原則,除了這兩個原則,還要考慮盡量在一次定位夾緊中完成所有的表面的加工,因此,要選擇便于各個表面都可被加工的定位方式。
工件一次裝夾時,應能完成對工件所有表面的加工;確定工件在工作臺上的安放位置時,應考慮到能兼顧到各個工位的加工,刀具的長度以及刀具的剛度對加工質量的影響。在控加工中使用的夾具,應盡可能選擇由通用元件拼裝的,并且可以調節的夾具,縮短生產準備周期。
機械加工廠安排加工順序時,基本原則是一定要遵守的,包括“先面后孔”、“先粗后精”等。按刀具集中工序加工,避免同一把刀具多次重復使用,減少換刀次數和時間。
同軸度要求很高的孔系,應在一次定位后,把該孔系的加工全部完成后,再對其它坐標位置的孔系進行加工,這樣能消除重復定位時產生的誤差,提高孔系的同軸度。選擇確定好刀點和換刀點,一旦確定好后,不宜更換。
零件加工廠家的基本原則:
基準先行:即先加工基準面,零件在機械加工過程中,作為定位基準的外表應首先加工出來,以便盡快為后續工序的加工提供精基準。
劃分加工階段:機械加工質量請求高的外表,都劃分加工階段,一般可分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個階段。主要是為了保證加工質量;有利于科學應用設備;便于安排熱處理工序;以及便于時發現毛坯缺陷等。
先面后孔:對于箱體、支架和連桿等零件應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這樣就可以以平面定位加工孔,保證平面和孔的位置精度,而且對平面上的孔的加工帶來方便。
光整加工:主要外表的光整加工,如研磨、珩磨、精磨、滾壓加工等,應放在工藝路線末尾階段。擬定精密零件加工工藝路線的一般原則,精密零件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大體可分為兩個環節。首先是擬定零件加工的工藝路線,然后再確定每一道工序的工序尺寸、所用設備和工藝裝備以及切削規范、工時定額等。
Z近瀏覽:
相關新聞
- 數控零件加工相比普通車床加工更穩定 2022-06-02
- 數控零件加工中粗切削和精切削有什么不同? 2022-07-30
- 精密機械加工的工藝效果 2022-07-07
- 機械零件加工廠家機械零件加工的步驟 2022-06-28
- 數控零件加工中粗切削和精切削的不同之處介紹 2022-06-10
- 提升機械零件加工的方法 2022-06-24
- 機械零件加工廠家:數控車床基礎知識,零件的加工步驟! 2022-08-13
- 怎樣可以提升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的效率? 2022-06-18
- 機械零件加工的操作小技巧大家了解嗎? 2022-05-27
- 精密機械零件加工的原則 2022-08-02